山东淄博实验中学


拥抱科学 展望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高鹏教授来校作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走深走实,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普及科学知识,日前,学校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高鹏教授来校作《雷暴与临近空间》专题报告。

报告中,陆教授以“世界气象日”导入,向同学们呈现了2019-2020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202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停电,2021年欧洲德国大暴雨,2021年中国河南、山西大暴雨,2022年我国高温热浪事件等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引发同学们深思。

陆教授通过大量图片,介绍了中高层放电现象以及基于地面、飞机和卫星等不同平台观测到的闪电放电过程在雷暴上空的临近空间产生的有趣发光现象,如“巨大喷流”“红色精灵”“蓝色射流”等。形象直观地讲授了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和每个分层的主要特征,讲解了大气放电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电荷的基本性质。

陆教授还结合国防需要,向同学们介绍了为什么要研究临近空间。陆教授表示,伴随着新一代航空器、浮空器和亚轨道航天器的发展,临近空间正在成为开展高技术应用和国防安全活动的新领域,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以及导弹武器的研究、试验和应用,都需要临近空间气象保障。通过研究临近空间,不断增强国防实力,同时也更好服务社会,即利用地球、利用空间、预报灾害、减少损失。

整场报告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更激励同学们为我国科技的自立自强担负起责任,带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断前行。

陆高鹏教授:

陆高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气科学学科点负责人。2016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委员。目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近40篇。主要研究兴趣是雷电电荷传输的物理过程、致灾机理及其在中高层和近地空间环境中的瞬态电磁效应,以及闪电和雷暴对地球系统碳平衡和临近空间安全的影响。已发表SCI(E)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 (或通讯)作者论文近40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地学高水平期刊上(Nature-Geoscience,Geophys. Res. Lett.和J. Geopys. Res.等),两次被美国地球物理协会会刊(EOS)选为研究亮点,并多次被媒体报道。总引用次数近1600次。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上做口头报告,担任美国地球物理年会(AGU)分会场组织者。被多次邀请为NASA和欧洲科学研究组织评审基金。